风楼阁全国信息社区_100元泡妞电话,附近100块钱3小时,600快餐2个小时qq

 
微信公众平台
  • 微信扫码关注

 
 
小程序
  • 微信扫一扫

 
登录/ 注册
您的位置:滕州房产网 > 资讯 > 房产快讯

共享“好房子”建设经验,托稳群众“安居梦”

2025-08-05 | 中国经济周刊 | 王新景

  住房问题既是民生工程,更是发展课题。为加大“好房子”工作推动力度,住房城乡建设部于近日印发《“好房子” 建设经验做法(第一批)》,涵盖了出台推动政策、加强技术支撑、打造示范样板、强化科技赋能、优化物业服务和健全产业体系等6方面内容。

  山东有5项做法入选并获全国推广,成为地方实践的重要样本。翻看山东的“好房子”标准,从规划、设计、建造、交付、运维全过程考虑,聚焦安全、舒适、绿色、智慧要求,细化112条新规定,针对居住区风貌、空间配置、质量控制、适老化服务、智慧化运维等关键要素为“好房子”清晰画像,重构住宅建设体系,推动住房供给从“有没有”向“好不好”跨越,用创新回应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
  “好房子” 建设如何兼顾品质与成本?在刺激需求方面有哪些实招?面对不同城市住房需求差异如何做?本刊记者专访了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任海涛。

  《中国经济周刊》:山东省《好房子建设标准指引》中,明确层高不低于3米、车位尺寸不小于2.5m(宽)×5.3m(长)、绿色建材应用比例>50%等指标,这些量化指标是如何出炉的?

  任海涛:这些量化指标,是立足本地实际,依据国家和省内有关规范,经过科学论证、广泛征求意见后确定的,体现了多维度的综合考量。其中,“智慧运维”和“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”等理念纳入《指引》,标志着山东省的“好房子”建设从传统“重建造轻服务”向“全周期品质管控”的范式转变。

  《指引》注重用数据、细节说话,以可感可及的硬指标为高品质住宅建设提供依据和支撑。在住宅层高方面,《指引》将住宅全屋层高不低于3.0米设为“标配”,既考虑到国民身高增长的现实需求,能增强空间感与舒适度,也为空调、地暖等设施预留安装空间,方便住户装修和智慧家居布置。

  在车位设计方面,将车位尺寸定为2.5m×5.3m,相比国标2.4米的宽度,增加的0.1米可有效缓解停车难、开门易剐蹭等问题,并鼓励设置中大型车位,以适应汽车加长、加宽的发展趋势。

  在绿色建材和节能技术方面,要求绿色建材应用比例超过50%,达到绿色建筑二星级及以上或3A级住宅性能标准。简单来讲,就是要比普通房子节能省电、环保健康,住进去更舒服、用起来更省钱。

  《中国经济周刊》:提高建设标准难免让人担心成本上升,山东如何平衡建设成本与长期品质?

  任海涛:经测算,住宅层高每增加10cm会提高2%建安成本,但从长远看,可以通过标准化设计、工业化生产、提升服务质效等方式降低运行、维修等增量成本。

  目前有不少项目利用地源热泵、空气源热泵等实现全屋新风系统及五恒(恒温、恒湿、恒静、恒洁、恒氧)技术应用,或是设计建设被动式建筑,实现室内冬暖夏凉,减少采暖和空调等费用,可以说是“买着贵,用着省”。

  高品质住宅虽然建安成本有所增加,但是因为部品、材料等质量可靠、耐久,加上后期增值服务、房屋体检等手段,大幅降低维修频率和运维成本,实现品质溢价保值。

  今年上半年发布的《关于支持“好房子”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》明确规定,下沉庭院、风雨连廊等不计入容积率,并通过阳台不计容增加得房率等措施,降低房企开发建设成本,鼓励引导建设更多“好房子”。

  总体来看,平衡成本与品质,核心是“政策支持+技术管控+市场引导”,政府推动、企业主导、百姓受益,最终实现“开发商愿意建、购房者愿意买、城市品质持续提升”的多赢局面。

  《中国经济周刊》:山东不同城市住房需求差异显著,济南、青岛面临人口流入压力,部分县域则住房过剩?!昂梅孔印?建设如何避免 “一刀切”?在刺激需求方面有哪些实招?

  任海涛:推进“好房子”建设过程中,充分考虑不同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住房需求结构,因城施策、一城一策,通过差异化、精准化的政策措施,既满足人口流入城市的住房需求,又缓解县域库存压力。

  例如,在济南、青岛等人口流入压力较大的城市,优先供应交通便利、配套完善的优质地块,通过《建设条件意见书》对项目提出更高品质要求;在部分县域或住房过剩地区,则减少土地供应,鼓励盘活存量资源,通过“商改租”等方式优化用地性质和设计标准,适应市场需求变化。

  在刺激需求方面,强化金融支持,降低购房门槛,商业贷款首付比例最低降至15%,支持提取公积金支付首付款,全面开通异地公积金贷款业务,购买现房及高品质住宅、多子女家庭购房均可上浮贷款额度并累加计算,济南、青岛最高贷款额度提高至170万元,其他城市130-165万元。

  对高品质住宅项目,优先推送“白名单”,目前,111个高品质住宅试点项目中已有72个在建项目获得融资支持,部分城市还可享受预售资金监管比例下调政策。

  同时,我们创新销售模式,借助房展会、购房节等形式展示高品质项目,组织团购与定向销售,推行“以旧换新”,简化交易流程、降低税费负担,提振市场信心、激发市场活力。

  《中国经济周刊》:淄博福园项目将回迁房与高品质住宅统一标准建设,这种模式如何平衡不同群体的居住权益?

  任海涛:要把回迁房与高品质住宅、“好房子”结合在一起、统一标准建设、平衡建设资金,就必须要转变思维,改变过去传统的思路,可以选择城市更新的路径,通过科学统筹、创新规划、提升开发品质,优化项目资源配置,最大限度提升土地利用价值,从而平衡各方利益诉求,激发各方推动参与旧城改造的积极性,实现改善人居环境、提升城市功能的目的。

  目前这类项目还不多,淄博福园项目可以算是一个成功的案例。另外,青岛正在建设的京口路配售型保障房项目,就是按照“好房子”标准规划建设。

  我们认为,住宅小区在保障和平衡不同群体的居住权益方面,应该注意四个方面:

  地块出让源头把控。在地块出让环节即明确容积率、绿化率、建筑密度等标准要求,确保从源头上保障房屋品质。

  规划设计统一标准。坚持回迁安置房与商品房统一规划设计标准和要求,在规划阶段就确保房屋品质达到“好房子”要求。

  建设质量统一标准。回迁安置房、保障性住房、商品房等各类住房,户型、面积可以不同,但建设质量和标准不能有区别。

  充分尊重群众意愿。对回迁安置群众,要加强有效沟通,充分征求意见、尊重个人意愿,切实保障不同群体的知情权、参与权和选择权,让群众住的安心、放心、舒心,托稳群众“安居梦”。

  《中国经济周刊》:山东如何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从设计到运维的全流程监管?

  任海涛:数字化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重要支点。我们着眼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数字化转型,从前期设计到中期施工,再到后期运维,全方位构建数字化、智能化管控模式。

  数字化设计方面,深化BIM(建筑信息模型)技术全过程应用,建设全过程数字化图纸闭环管理系统,在勘察、设计、竣工验收等各环节全面应用数字化图纸,实现图纸质量全过程溯源可查。

  数字化施工方面,重点加强智慧工地建设,构建全省一体化智慧工地体系。智慧工地平台建设采取“1+16+N”模式(1个省级统管平台、16个地市监管平台及N个使用场景),聚焦施工现场“人机料法环”5要素,实现施工全流程监管;同步建设应用AI智慧感知、视频监控等系统,通过信息交互共享,实现从“人盯人”到“数据管”、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控的转变。

  数字化运维方面,建设房屋和市政安全管理信息系统,通过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和自建房调查,推动房屋安全管理信息统一上图、入库、定位;确定济南、青岛两市为试点,探索开展城市信息模型(CIM)平台建设,逐步实现“一户一码”“一房一档”;大力推广智慧物业平台应用场景,鼓励物业企业加大物联网、BIM、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,在设施设备智能管理、安防消防预警、便捷生活服务等方面创新突破。

  《中国经济周刊》:随着绿色建筑、智能家居技术的快速发展,山东是否计划建立“好房子”标准动态更新机制?在前沿领域,是否有试点项目或技术储备?

  任海涛:山东“好房子”标准建设和动态更新,基本搭建起了标准成体系、试点做示范、技术有储备的格局。

  建立动态修订机制。及时结合新技术、新需求制定相应标准,上半年新发布的《住宅设计标准》,新增了适老化设计、隔声降噪等要求,并同步更新了绿色建筑、智能家居等指标;衔接国家最新规范,在标准中强化了全装修交付、可再生能源应用、装配式建筑等要求,并随着技术和形势变化及时进行修订。

  大力开展试点示范。我们已经开展了2批次试点项目筛选,目前正在开展第三批,重点考察绿色低碳、智慧运维等创新点。我们还开设了“好房子”建设网上专区、线上展厅,结合3D全景、VR技术开启沉浸式看房体验,也为各地学习借鉴试点项目经验做法提供了最直观的平台。

  注重加强技术储备。成立住宅品质提升创新中心,联合高校、企业组建技术研发联盟,重点攻关超低能耗建筑、智能家居集成等方向。组建高品质住宅专家指导组,为试点项目提供全过程技术咨询,并参与标准修订?;够剿髑把丶际鹾痛葱伦龇ā1热?,济南“好房子保险”,引入保险公司参与质量风控;青岛被动式住宅,应用无热桥设计、新风回收等技术,节能率达90%以上。


最新楼盘

| 更多楼盘
  • 春悦锦园

    春悦锦园

    待更新

  • 国资·公园里

    国资·公园里

    待更新

  • 城建·梁庭春晓

    城建·梁庭春晓

    待更新

  • 亿恒·和畅园

    亿恒·和畅园

    待更新

热门推荐楼盘
发布
小程序
  • 微信扫一扫

    使用小程序

顶部